找到相关内容19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人间佛教发微

    唯有人类,有智慧,有悲心,有毅力,最能承受佛法的熏陶,体悟真理而得正觉的自在。《增壹阿》说:”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也“。佛不是天神,不是天使,更不是鬼怪,释尊曾说:...于双林树间为弟子们作最后的教诲,便寂然入灭了。   释尊诞生在人间,修行在人间,成佛在人间,说法在人间,入灭也在人间,所以,《增一阿·等见品》中释尊说:“诸佛世尊,皆...

    菩提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3039612.html
  • 正觉与出离——佛学基本问题之一

    论卷三十六、“菩萨地真实义品”,释无二段。  (九)“大乘庄严经论”卷一、“种姓品”。  (一○)晋译:“增壹阿”卷二十一、“四河经”。  (一一)刘宋译:“胜鬘经”,说颠倒真实章。  (一二)...  (一五)唐译:“摄大乘论”卷三、“彼果断分”,引“阿毗达摩”颂文。  (一六)“摄大乘论”卷一、“所知依分”,释出世清净不成段。  (一七)唐译:“观所缘论”。  (一八)唐译:“显扬圣教论”卷...

    吕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5739943.html
  • 正觉与出离

    三十六、“菩萨地真实义品”,释无二段。   (九)“大乘庄严经论”卷一、“种姓品”。   (一○)晋译:“增壹阿...ldquo;彼果断分”,引“阿毗达摩”颂文。   (一六)“摄大乘论”卷一、“所知依分”,释出世清净不成段。   (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0640878.html
  •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(三)

    句总说贪著阿赖耶识。乐阿赖耶者,乐现在世阿赖耶。欣阿赖耶者,欣过去世已生阿赖耶识。喜阿赖耶者,喜未来当生阿赖耶识。此性于彼极希愿故,由乐、欣、喜是故总名阿赖耶。”[46]  在我们现在的《增壹阿》...  (二)阿陀那识即末那识之非  《解深密经·心意识相品》中只有“意”名,而无“末那识”之名,按照传统唯识学的解释,意就是末那识,若通读该全品,似乎并未解释“心意识”之“意”,也因此有了以下几种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044131.html
  • 从佛教的观点看男女的情欲问题

    都强调或暗示「女色」对修行之障碍,例如在增壹阿中,佛陀说「莫与女交通,亦莫共言语,有能远离者则离于八难。」在长阿中,阿难白佛言:「佛灭度后,诸女来受诲者当如之何?」佛言:「莫与相见,莫与共语。...少有以淫为首,唯独楞严经。释尊在中对阿难尊者开示:「云何摄心我名为戒,若诸六道众生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,汝修三昧本出麈劳,淫心不除,麈不可出,纵有多智禅定现前,如不断淫必落魔道,上品魔王,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4951092.html
  • 任杰老师学法及弘法简述

    僧,为大乘行人所必学。皈依的建立则分别依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·皈依三宝品》说明大乘道皈依的安立;依《增壹阿(卷十二)·三宝品》说明求人天福报之皈依的安立;最后依《宝性论》和《大乘庄严论》再建立...1995年)及北京居士(1996年)多次讲授。此套光盘是根据北京于晓非居士请讲的录音刻录而成的。  2)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(任杰老师集译) 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》(简称《心经》),汉有七种译本之多,但均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0754310.html
  • 康僧会《六度集经》思想之研究

    大藏经  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 小野玄妙等着 新文丰。  《长阿》 前秦.佛陀耶舍、竺佛念同译 V1。  《中阿》 前秦.僧伽提婆译 V1。  《杂阿》 宋.求那跋陀罗译 V2。  《增壹阿...伦理道德方面,《六度集经》对男女伦常十分重视,展现和印度不同的道德观,中也往往在佛教的五戒中加入儒家的道德思想。在政治思想方面,《六度集经》在某些政治思想上,明显超越佛教政治的范畴,比如政权转移的天命靡...

    张谷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458283.html
  • 沙和尚的骷髅项链——从头颅崇拜到密宗仪式

    骷髅作装饰了。  在印度佛教那里,一般人的骷髅与得道高僧的骷髅价值完全不同。东晋僧伽提婆译《增壹阿》卷二十,记释迦牟尼反复“取死人髑髅授与梵志”,为说“人死因缘”。其实质,是在借不同的髑髅,宣讲...之后。其实,按照原著的意思,沙僧在加入取经队伍之后,是不该再有那串骷髅项链的。查清康熙三十六年(1696)陈士斌《西游真诠》,嘉庆十五年(1810)《西游原旨》,沙僧的图像也都有骷髅头装饰。《西游真...

    康保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0458565.html
  • 《父母恩重》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诠释

    》处获取养分,承继经文的内容,并对经文所述父母恩德有所阐述与开展。  其次再对《父母恩重》及其相关文献所呈现的文化意涵作一讨论。《父母恩重》历来被定位为疑伪经,且其对于中国孝道伦理的摄,使此部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【参考文献】  ◎大藏经  朝代 译者 名 册别 经号  晋 竺法护 佛说盂兰盆经 第16册 No.685  晋 僧伽提婆 增壹阿...

    姚孟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2862189.html
  • 初探戒律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

    确保宗教戒规的神圣性和延续性?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。其实,佛陀制戒之精神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答案。  《增壹阿》中在解释。增壹。的含意时说,  以此方便了一法,二从l一法三从三。...因为如此,《分别功德论》中把严持戒律者看成是僧中宝,。上者持三藏,其次四阿:或能受律藏,即是如来宝。。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临终时还谆谆告诫弟子们,必须以戒为师。今天我们提倡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,它的前提...

    释净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2864050.html